第七百九十二章 神曲(2/2)

而这首变奏曲,更是研究的重中之重。

光就整首曲子的规模和结构的恢弘。就足以得起伟大两字。

原版巴赫是为羽管键琴而作的,但到秦放歌这里之后,自然是改编成了钢琴作品,大剧院这边倒是有羽管键琴,不过那个演奏起来,肯定是没有钢琴这么方便的。在另外一个时空,演奏这首哥德堡变奏曲最为出名的古尔德。朱晓枚等等,都是用的钢琴进行演奏,演绎属于他们各自理解的巴赫。而且,在人生的不同时期,他们所演绎出来的巴赫,也不尽相同。

秦放歌现在音乐素养和身体素质,早就远超他们,在这首作品上,他的理解也特别深刻。但他也并不是完全单一的理解,本来这首作品,就有着无数的理解和可能。

关于这首作品的伟大和精彩,已经说过太多,大家也研究得不少,主要还是想现场听听秦放歌的演奏。

秦放歌也是干脆利落,也是为了节约时间,在钢琴前坐下后,掌声就停歇下来,音乐厅陷入一种惊人的平静之中。

他的琴声也在这平静之中,缓缓响起来。这首曲子很长,即便古尔德演奏速度那么快,也用了四十五分钟才演奏完毕。

第一段也是变奏曲的主题部分,是一首萨拉班德舞曲,是一首温柔的小品曲。但秦放歌为什么选择这样一首舞曲作为主题,也是让很多音乐同行猜测不已的事情。他也没有做出任何的解释,难道说他自己也不清楚,那得去问巴赫才行。究竟是不是为他的第二任妻子安娜所做的,从这点上来放歌和巴赫还是有些共同语言的,至少在受女人欢迎方面,度是不相上下的。

这首萨拉班德舞曲,充满着纤弱而自制的情感,有着法国式的风情,深深的美化着主题,连装饰音在这里,都变成了旋律线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以至于,像是尤金娜她们这样敏感的钢琴演奏家们,都认为这首曲子虽然是说送给方希平的礼物,但这主题来源,应该是秦放歌自己的情感经历,他和现任女友或者其他女孩子的情感纠葛,浪漫唯美是肯定的,但也有着别样黯淡晦涩的暗示,低音部以及和声很好的说明了这个问题。这也构成了后面三十个变奏的基础,由四个和声结构完全相同的八小节句子构成。先建立在G大调主音之上,然后转向属音和弦,经历第一次反复之后,她从属音移往关系调,再返回主音之前,再到后面的更多变奏……

这首变奏曲,其中的三十个变奏的精妙,让音乐同行们为之着迷不说,但就前面的这首舞曲,就是难得一见的佳作,并未后面华丽壮观的大厦,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。这也像极了秦放歌的一贯风格。(未完待续。)